2019戛纳影评人周入围。很《黑镜》,年度恐婚恐育影片,消费主义背景下“只想要个家”的中青年恐惧具象化。但电视剧集式的中短片体量内容拍成长片属实有点勉强,本来就很简单的符号(私人生活的失去,家庭角色的承担,无限循环,自掘坟墓)拖长后失去力度与回味,主角的困境无需变成观众的困境。美学来源:勒内马格里特的 L'Empire des lumières;其他灵感来源:托德海因斯《安然无恙》,敕使河原宏《砂之女》,杰夫墨菲《寂静的地球》
下木先生:61.232.122.69
前面三分之二的内容更像在看一场现代先锋艺术展览,一个个镜头、奇思妙想的艺术形式令人目不暇接,密度高到甚至来不及仔细思考每一个出现的符号背后的意象。看完结尾,才真正开始理解这部电影,理解导演(in my way)。前面越是华丽,越是梦幻,越是超现实,待这部电影拍到尾声,待导演经历这一路的考验和挑战后,待我们的心境和思想随着不断解构又重组,“电影是幻觉,我们最终还是走进现实”。入戏的演员们和被炫晕的观众被完全暴露在摄影机前。这时,有人失望,有人清醒。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,5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算正常继续生活。